
福建土楼外传天地,内传宇宙。它们讲述着时间的故事,记录着岁月流逝中社会文明的发展。 2008年7月,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永定、龙岩、南京、漳州、华安等地。 20世纪末,三地相继启动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但大家对于“作者权”——到底应该叫“客家土楼”还是“闽南土楼”,意见不一。最终,“笔墨官司”打到了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手中。
习近平专门安排省长办公厅会议,研究土楼申报世界遗产有关问题。他在会上说:“福建到处都是土楼,现在都土楼了。”福建土楼必须申报世界遗产。 “我们把它们称为福建土楼,让福建土楼都有份。”大家都觉得他说的有理有据,考虑到大局,就都同意了。就这样,习近平有说有笑地解决了问题,福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也走上了快车道。
最终,经过价值评估和筛选,“六组四楼”共46座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被誉为世界大型土楼的独特建筑成就。他们也是东方民族血缘关系和群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各方都在努力保护这一文化瑰宝。
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全面系统地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
福建土楼,建筑史上的奇迹,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坚忍的精神。它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地方,更是中华文化的独特象征。
策划:黄火、范华
协调员:韩申、王志斌
导演:吉阳
记者:季阳、林凯
摄影:韩家斌
包装:夏勇、史凯利、杨振南、黄精聪
公布人:王帅龙
新华社音像部出品
新华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