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从历史时刻看习主席韩国之行

10月30日至11月1日,从韩国釜山到庆州,三天时间共举办10余场双边、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次出访,引起世界关注。 每一个历史时刻,都有国际局势的纷乱,有各大国关系的融合,也有时代的平静。 “很高兴再次见面”“很高兴再次见到你”,10月30日,是中美两国元首愣住的时刻。 这是习近平主席访韩的首次活动,也是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六年来的首次会晤。 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如舵手,认清方向、掌控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航船驶向远方。各项工作都能顺利推进。”习近平主席澄清。 在全球发展面临压力之际,约1小时40分钟的对话牵动着全球脉搏。 “两国成为伙伴、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真理的必然。”他把中美关系放在关键时刻; “双方应该算大账,放眼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是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他提到了起义时的中美关系。 伟大的变革需要伟大的责任。 中国未来五年的蓝图承载着中国发展、汇聚世界机遇的愿景。 你脚下的路,来自历史。 “70多年来,我们坚持把规划进行到底,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不想挑战或取代任何人。相反,我们专注于运营我们的o做更好的自己,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成功的重要密码也是中国应对挑战、面向未来的信心。 “中美可以共同展现大国责任,共同努力做更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根本性、实际性、好事。”世界期待“中国、美国、世界经济的保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APEC时的中国声音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重大挑战。世界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人们越来越关注世界的未来。 “建设可持续的明天”是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明天?对于构建亚太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回答是明确、坚定的。 在亚太地区团结,“共”字是关键。 “共同保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营造开放的经济环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推动贸易数字绿色化”、“共同促进包容普惠发展”。 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共同建设普惠互利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提出5点主张。 坚持“手牵手”、勇于“推倒围墙”,“共同”二字表达了命运与共的理念,呼唤行动起来共同前行。 今天下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讲话时强调,亚太经合组织要“引领维护和平稳定”“引领开放融合”“引领合作共赢”“引领包容”和包容”。 第二天,在第二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同创造可持续的美好明天》的重要讲话,重新聚焦“亚太共同体”。 风暴越猛烈,团结一致就越重要。我们呼吁加强合作,采取实际行动,促进经济增长、惠及各方。”凝聚各方共识的《2025年APEC领导人庆州宣言》郑重提出。 亚太地区的选择将深刻影响世界的未来。 多边舞台上的双边时刻 习近平主席“APEC时光”期间,一系列双边活动相继启动。 加拿大总理卡尼、泰国总理阿努廷、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均是习近平主席就任以来首次会见。 今年是建党55周年中加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加拿大总理卡尼明确表示:“我们期待抓住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机遇,重拾建交初衷,弥补失去的时间,重启双边合作。” 重要共识:双方同意继续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解决共同关心的具体经贸问题,巩固创新动力,共同推动中加战略合作发展。 中泰两国经常往来,亲如一家。习近平主席回忆三年前出访泰国:“2022年11月我访问泰国时,中泰关系进入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是的。两国友谊基础更加牢固,合作动力更加强劲。”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也是“中泰友谊黄金50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共同推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牢固。泰国总理阿努廷表示:“将泰中关系提升到新高度。” 当前中日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希望日本新内阁树立对中国的正确认识,赞赏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和各界人士为建设中日关系所做的努力和努力,坚持中日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 志纳接任APEC2026 “中国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办权交接时宣布。 时隔12年,APEC再次来到中国。深圳也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中国第三个举办此次会议的城市。 中国抓住并展现了“初心”。 APEC顺应全球经济浪潮而成立,30多年来引领亚太地区走在全球开放发展的前列。深圳,中国“外贸第一城”。几十年来,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转变,体现了“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是观察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当APEC遇见深圳,是休息初衷的建构。 中国接过接力棒,传递出“决“心”。 上海、北京、深圳这三个“APEC城市”,分别对应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在深圳,世界将更好地理解“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的深刻含义,感受到中国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植根亚太、发展亚太、受益亚太”,中国始终是亚太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引领者。 我们去中国吧!从深圳开始,亚太合作将重整旗鼓,重新出发。 11年来首次访问该州 中韩是搬不走的重要邻居、离不开的伙伴。 开11月1日下午,韩国庆州博物馆,隆重欢迎仪式后,中韩两国元首举行会谈。 习近平主席11年来首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将与韩国新政府首脑举行首次国家元首会晤。李在明总统表示,“这次访问对韩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事态相互关联的国际形势下,这一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建交33年来,中韩两国实现了共同成功、共同发展,也为本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中韩各自发展和国际地区形势都发生深刻变化,两国关系进入关键时期。d. 不前进就会导致挫折。 对于如何开启中韩关系新局面,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提出四点建议:“加强战略沟通,夯实互信基础”; “深化互利合作,拉紧利益纽带”; “增进民族感情,增进民心相通”;和“强有力的多边合作,共同促进和平发展”。 互信、互利、民心、合作四维主张推动中韩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李在明总统热情回应:韩国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回望这三天,深情的交谈、握手、问候,定格了那一刻。当中国和世界向前迈进时。 “中国希望与各方一道,共同促进繁荣、共赢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有力的宣言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责任。 策划:杜尚泽、彭军 撰稿:李建刚、陈诗涵 编辑:王静源 发帖人:李岩 校对: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