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尺子的金音

私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这是促进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 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增速放缓。但前三季度,扣除民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保持平稳增长。 近日,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放准入、清堵、保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13条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什么“民间投资13条”有何亮点?这会给私营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如果你仔细一一阅读保单,就能感受到其含金量之重。 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第一个: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符合条件的项目,民间资本持股比例可达到10%以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政策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发出了促进民间投资的强烈信号。 近年来,我国持续放开民营企业准入,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与此同时,一些传统领域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依然存在,民间资本仍面临市场准入隐性障碍,抑制了投资热情。 针对问题,有人《建议》提出,“对铁路、核电、水电、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油气管道、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储运设施、供水等领域需要报国家审批(核准)并有一定效益的项目,民间资本要明确指出,你是民间资本,必须有一定的效益,民间资本必须对民间资本有一定的替代作用。”提出并具体说明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中。 这意味着,未来在高铁、核电等项目前期,需要研究论证引入民间资本,这将为民间资本参与提供更多机会。 《许多提案》指出,“对于合格的项目,共享民间资本投资比例可达到10%以上”,进一步明确了支持态度。 事实上,重大项目逐步放开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在实践中取得积极进展。常见的案例之一是“民间资本进入核心”。 过去,由于核电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收益稳定、安全要求高,我国一直采取央企控股、地方政府参股的形式。此前,浙江三澳一期和金七门两个核电项目都是民间投资核电试点,民间投资比例均为2%。 去年,规则逐步放开,新批核电项目5个由央企投资建设,吸引10家民企参与,持股比例首次提升至10%。过去两年,新批准的核电项目共引进了20家私营企业参与。 2024年各项目私募比例约为10%,2025年将增至10%至20%。 股权比例放开受到民企称赞。浙江久立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重要的核电材料供应商,也是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的投资方之一。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投资核电项目的机会。今天参与这样的长期投资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可以更深入地参与核电产业链,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不仅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也有效拉动投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股,难度很大参与重点领域投资项目。在“诸多步骤”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扩大准入的步骤—— 比如,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异地规模小、有潜在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新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这将为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又如,规定扩大低收入经济地区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开放基础科研基础设施。 “开放领域从‘重资产’基础设施到‘高精尖’科研和理念创新,从实体经济到服务业,体现了有关投资部门全方位、多层次的务实开放态度。”梁说严先生,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诚意足、力度大、措施实,分量重的“民间投资13条措施”必将为民间资本形成更广阔的空间,也将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以务实行动坚定践行多边主义 下一篇:没有了